CH  
  • EN
  • CH

ABOUT US

 

苦楝皮,见过吗?可治顽固性湿癣苦楝皮顽固性苦楝
发布时间:2022-03-06 14:20:42



  苦楝皮

 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 或楝的干燥树皮及根皮。春、秋二季剥取,晒干,或除去粗皮,晒干。主产四川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南、贵州等地。此外,陕西、山东、云南、甘肃等地亦产。别名苦楝、楝树果、楝枣子、苦楝树、森树、翠树、紫花树、川楝皮。

  【原形态】

  苦楝,又名:翠树、紫花树、森树、楝枣树、火棯树、花心树、苦辣树、洋花森。

  落叶乔木,高15~20米。树皮暗褐色,幼枝有星状毛,旋即脱落,老枝紫色,有细点状皮孔。2回羽状复叶,互生,长20~80厘米;小叶卵形至椭圆形,长3~7厘米,宽2~3厘米,基部阔楔形或圆形,先端长尖,边缘有齿缺,上面深绿,下面浅绿,幼时有星状毛,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,余均无毛。圆锥花序腋生;花淡紫色,长约1厘米;花萼5裂,裂片披针形,两面均有毛;花瓣5,平展或反曲,倒披针形;雄蕊管通常暗紫色,长约7毫米。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,长约3厘米,淡黄色,4~5室,每室具种子1枚。花期4~5月。果期10~11月。

  性味功效

  《全国美国黑金汇编》

  苦,寒;有毒。归肝、脾、胃经。驱虫,疗癣。用于蛔蛲虫病,虫积腹痛;外治疥癣瘙痒。

  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大苦,大寒。清热,燥湿,杀虫。治蛔虫,蛲虫,风疹,疥癣。

  《中华本草》

  苦;寒;有毒。归脾;胃;肝经。杀虫;疗癣。主蛔虫病;钩虫病;蛲虫病;阴道滴虫病;疥疮;头癣

  【用法用量】

  内服:煎汤,6-15g,鲜品15-3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:或研末调敷。

  【注意】

  体弱及肝肾功能障碍者、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均慎服。亦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。苦楝皮有一定的毒副反应,服药中毒后可有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吐吐、腹痛等症状。严重中毒,可出现内脏出血、中毒性肝炎、精神失常、呼吸中枢麻痹,甚至休克、昏迷死亡。

  【运用】

  ①治小儿蛔虫:㈠樟木,削上苍皮,以水煎取汁饮之,量大小多少。此为有小毒。㈡樟根白皮,去粗,二斤,切。水一斗,煮取三升,砂锅(熬)成膏,五更初温酒服一匙,以虫下为度。

  ②治小儿虫痛不可忍者:

  苦楝根白皮二两,白芜荑半两。为末,每服一钱,水-小盏,煎取半盏,放冷,待发时服,量大小加减,无时。

  ③杀蛲虫:

  楝根皮二钱,苦参二钱,蛇床子一钱,皂角五分。共为末,以蜜炼成丸,如枣大,纳入肛门或阴道内。

  ④治钩虫病:

  苦楝皮(去粗皮)十斤,加水五十斤,熬成十斤;另用石榴皮八两,加水五斤,熬成二斤,两种药水混合搅匀,成人每次服一两。

  ⑤治瘾疹:

  楝皮浓煎浴。

  ⑥治疥疮风虫:

  楝根皮、皂角(去皮子)等分。为末,猪脂调涂。

  ⑦治顽固性湿癣:

  楝根皮,洗净晒干烧灰,调茶抽涂抹患处,隔日洗去再涂,如此三、四次。

  ⑧治瘘疮:

  楝树白皮、鼠肉、当归各二两,薤白三两,生地黄五两,腊月猪脂三升。煎膏成,敷之孔上,令生肉。

  ⑨治小儿秃疮及诸恶疮,蠷螋疮:

  楝树枝皮烧灰,和猪膏敷之。

  ⑩治虫牙痛:

  苦楝树皮煎汤漱口。

  ⑾治蛇咬伤:

  苦楝树二层皮、韭菜各四两,加米酒半斤、醋四两,炖热放凉后用。伤口先行扩创,用药酒自上而下外擦,药渣外敷,内服少许药酒。


上一篇: 广东侨乡台山人冬日进补喝牛大力
下一篇: 一碗草药汤,毒倒福建这一家三口!武侠世界中的断肠草,到底有多毒……
Copyright © 2013-2019 版权所有 美国黑金正品专卖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