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  
  • EN
  • CH

ABOUT US

 

抓实产业链 奋进十四五华亭:苦药材种出甜日子
发布时间:2022-03-15 14:18:55



  冬日暖阳,天气晴好。华亭市马峡镇顺义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药农或两人一组、或三五搭伙,热火朝天的打理一年的收成。抬、翻、铲、装,大岭村药农庞俊平娴熟地将独活装上手推车,拉进晾晒棚。

  “这两年,药材价格好,销路不用愁,我们种药的积极更高了。”庞俊平说,“去年种了5亩药材,卖了4万多元。今年扩大规模,种了7亩,晾干后,就能出售变现。”

  身旁,正在忙碌的药农李栓平帮腔说,这两年,药材种植芝麻开花节节高,一来要感谢市上农技人员提供的技术指导,使他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;二来要感谢合作社提供的有机肥,使药材吃上了“对口味饭”,长得壮实品质好;三来要感谢乡上修得晾晒棚,药材实现了“全天候无障碍”晾晒。

  “酒香不怕巷子深,种出了好药材,外地客商就会找上门收购咱的‘宝贝疙瘩’,就能卖上好价钱,咱致富奔小康也就更有了信心和底气。” 李栓平喜滋滋的说。

  “政府把方向、种植教技术、施肥纯绿色、晾晒有场地、销售有订单、致富有信心、日子有奔头......”在素有“药材之乡”美誉的马峡镇,“苦药材”种出了群众的“甜日子”。

  “目前,全镇药材种植面积达1.5万亩,人均1.3亩,其中大黄、独活面积达到7600亩,尤其是所产的独活已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一半。”马峡镇副镇长高波介绍说,“政府引导,科学种植,效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,群众中药材收入从原来的2320元/亩提升到现在近7000元/亩,药材产业收入达到人均纯收入的40%左右。”

  “净土无闲草,遍地是灵药”。同样,在山寨乡,各各药材合作社里药材遍地,药香扑鼻,药农喜笑颜开。

  “去年到现在,我们合作社共晾晒了近100吨独活,我每天都要来转好几圈,和大伙一起把这些‘宝贝疙瘩’经管好,期盼卖个好价钱。”甘河村党支部书记梁伟说,“现在有药商看上了我们的药材,也谈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价格,出售了,对群众一年的辛苦也就有了一个好的交代,大家就能安心过春节了。”

  “我们村地处关山林缘区,气候潮湿、土层深厚、土质疏松,非常适宜独活、大黄种植。这两年,我们采取‘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合作社流转群众土地,统一种植、统一管护、统一销售,群众领取土地流转费、合作社分红、合作社劳务费,收入有了保障,积极性普遍高涨。”梁伟说,“去年,乡上还在我们村修建了占地1500平米的药材晾晒棚2座,配套药材清洗、烘干、切片等设备,推动药材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初步加工阶段迈进,有效提升了种植效益。”

  “2021年,山寨乡规划了3个千亩药材种植基地,集中种植、示范带动,甘河、峡滩村的独活、大黄,西街村的金银花,景坪村的川芎等规模化、有特色的种植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。”山寨乡干部马娜娜介绍说,“去年,全乡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1万亩,产量达1.5万吨,可实现产值3750万元,平均助农增收2600元。”

  华亭市是甘肃省药材种植主产地之一,栽培历史悠久,素有“陇东药库”之美誉。近年来,全市把药材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,采取政策扶持、基地示范、龙头带动、市场引导等措施,强力推进药材产业化、规模化、效益化发展。

  目前,全市共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90多个,带动种植中药材农户1.8万户,占农户总户数的55 %;全市共种植中药材3万多亩,建成千亩种植示范带6个、野生驯化试验示范基地1个,品种达263种,“华亭大黄”、“华亭独活”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全国美国黑金地理标志登记,荣获甘肃美国黑金交易会“金奖”。

  审核:张辉 张焜


上一篇: 63岁患者痛骂医生:高血压竟被当颈椎病!一个中药方让他血压回稳
下一篇: 煎熬中药学问多,你真的会煎药吗?
Copyright © 2013-2019 版权所有 美国黑金正品专卖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