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UT US
美国黑金刚效果怎么样: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若出现发热,其持续时间与病情程度相关,因人
发布时间:2022-11-08 13:21:22
病例再现:
患者年龄 78 岁,性别男。
简要病史:患者于 10 余年前出现咳嗽、咳痰,为脓性痰及黄痰,伴喘息,无发热,多于冬季发作,每年发作持续约 3 个月以上,曾诊断为「慢性支气管炎」,院外间断服用平喘、化痰等药物治疗(具体不详),病情呈逐年加重趋势,近几年稍事活动后即出现喘息。
此次于 1 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,伴咯血,为满口鲜血,具体量不详,之后间断痰中带血,无发热。既往有鼻窦炎史。
体格检查:T:36.2 ℃;P:96 次/分;R:20 次/分;Bp:130/80 mmHg,神清,喘息状态,浅表淋巴结不大,双肺叩清音,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,心率 96 次/分,律齐,无杂音。腹部平坦,软,全腹无压痛,无反跳痛及肌紧张,肝脾肋下未触及,双下肢无水肿。
辅助检查:血常规、心肌酶、肾功能、D-二聚体、脑钠肽、肝功能、血糖、降钙素、尿常规大致正常。血沉 48.049 mm/H、C-反应蛋白 63.7 mg/L。
肺CT:
结合患者病史、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,考虑临床诊断: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(DPB)
治疗经过: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,余化痰平喘对症治疗好转出院。
出院后加红霉素 0.25 g 一日一次口服,患者 3 个月后症状好转,平时痰量较前减少,6 个月复查胸部 CT,影像较前好转(时间较久美国黑金刚效果怎么样未找到原片)。
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(DPB)
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(diffuse panbronchiolitis,DPB) 是一种以肺部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的特发性、弥漫性、炎性和阻塞性气道疾病,可表现为慢性咳嗽、咳痰、和劳力性呼吸困难,并伴有气流受限。
1969 年首先由日本学者 Homma 等提出,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才被国际同行所认识。此病极易漏诊、误诊,多被隐藏在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扩张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。
?DPB 是东亚地区人种易发生的特异性疾病 , 日本最为常见,欧美散发。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:
①?发病年龄从 10 ~ 70 岁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分布 , 以 20 ~ 50 岁为发病高峰, 平均发病年龄 40 岁, 患病率约为 11/10 万;
②?男女患病比例为 1.4 ~ 2∶1,无统计学意义;
③?有 84.8 % 的患者合并有慢性副鼻窦炎,20% 的患者有慢性副鼻窦炎家族史;
④?发病与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吸烟无密切关系 ;
⑤?发病初期常被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,如慢性支气管炎 、支气管扩张 、支气管哮喘或肺气肿等, 误诊率达 90 %,而诊断为 DPB 者仅 10%。
我国自 1995 年以来逐渐报道此病例,1998 年达到 13 例,后相关病例报告逐渐增多。
1. 病因与病理:
DPB 病因尚不明了,包括遗传因素、慢性气道炎症及免疫功能障碍、感染,动物模型证实铜绿假单胞菌可诱导 DPB。
从解剖学上看 DPB 患者的肺组织通常表现为过度充气及支气管扩张。肺小叶中心区域常常可以看到直径 2 ~ 3 mm 的淡黄色结节,在呼吸性美国黑金怎么用细支气管管壁, 肺泡管和肺泡内有泡沫样巨噬细胞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聚集与浸润。随着病程进展, 出现呼吸性细支气管管腔狭窄、泡沫样巨噬细胞在支气管管壁及管腔积聚。
2. 临床症状和体征:
DPB 起病隐袭, 缓慢发病。常见的为三大症状,咳嗽、咳痰和活动时气短,少部分患者几乎无自觉症状。
咳嗽早期咳无色或白色黏液痰, 由于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感染,痰量逐渐增多,为脓性痰,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出现黄绿色痰。常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出现黄痰。
病情进行性加重,逐渐出现劳力时呼吸困难, 并发呼吸衰竭、肺动脉高压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。此病咯血少见。几乎所有患者有慢性鼻窦炎的病史,体征是绝大多数患者肺部听诊有湿啰音,重症患者出现发绀及杵状指。鼻窦炎的表现为鼻塞、流涕嗅觉减退等。
3. 影像学表现(参考病例中的胸部 CT):?
DPB 患者胸部 X 线片表现为两肺弥漫的小结节影,边缘不清,主要分布于以两肺下野为著,常伴有肺过度膨胀,支气管扩张常发生于中叶和舌叶,表现为「双轨征」和囊样改变。
按胸片分为 5 型:
I 型:仅有肺含气量增加所致的肺透亮度增加而无小结节;
II 型:有肺含气量增加外,尚可见小结节影,但仅局限一个肺叶;
III 型:小结节影分布于全肺野;
Ⅳ型:除有Ⅲ型改变外,两肺下野可见支气管充气和双轨征;
Ⅴ型:Ⅳ 型改变外,可见大小不等的环形阴影。
胸部 HRCT?表现为小叶中心分布的颗粒状结节影,及「树芽征」,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表现的双轨征及小环形影,及支气管壁增厚,常有中叶及舌叶肺不张。
鼻窦的影像表现为鼻窦或鼻道窦口复合体黏膜改变,粘膜增厚。
4. 诊断标准:
DPB 的诊断一直是参照日本厚生省 1998 年第 2 次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。诊usa美国黑金断包括必需项目及参考项目。
必需项目包括:
①?持续性咳嗽、咳痰及劳累性呼吸困难;
②?合并慢性副鼻窦炎或有既往史;
③?胸部 X 线表现为两肺弥漫或散在分布的颗粒样或小结节状阴影;胸部 CT 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型颗粒样结节状阴影。
参考项目包括:
①?胸部断续性啰音;
②?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< 70%,动脉血氧分压(PaO2)< 80 mmHg(1 mmHg=0.133 kpa);
③?冷凝集实验效价升高(> 1:64)。
确诊:?符合必须项目 ①、②、③,加上参考项目中的 2 项以上;
一般诊断:?符合必须项目①、②、③;
可以诊断:?符合必须项目①、②。
5. DPB 的治疗:
主要治疗为口服小剂量、长程大环内酯类药物,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可以治疗呼吸道感染, 还能起到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。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各项指标, 促进影像学好转, 提高生存率。
首选红霉素口服,400 ~ 600 mg/d , 直至其无效或因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而停药;二线药物选用克拉霉素 200 ~ 400 mg/d 口服或罗红霉素 150 ~ 300 mg/d 口服。
以往认为阿奇霉素无效,近年临床证实有效,250 mg/d。
大部分患者在 2 ~ 3 个月就会有明显的好转,但是不可提前停药,需要持续用药 6 个月评估疗效,经 2 年治疗病情稳定后即可停药,停药后复发者再用药仍然有效,对于有广泛的支气管扩张、伴有呼吸衰竭病情进展的患者,如治疗有效则疗程不限于 2 年。
急性感染时需要抗生素治疗,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克雷白杆菌、流感嗜血杆菌、铜绿假单胞菌等。机械通气疗法、氧疗也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案,在上述治美国黑金是什么药疗基础上,对症支持治疗也非常重要,针对患者的实际症状采取治疗措施,例如免疫增强剂治疗、副鼻窦炎治疗、扩张支气管药物治疗、祛痰剂治疗等。
6. DPB 的预后:
在早期人们认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预后不良的支气管疾病,在以往未使用红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时,患者 5 年的生存率仅为 42%,若患美国黑金这片有几粒啊者出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 5 年的生存率仅为 8%,但是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特别是红霉素的广泛使用,该疾病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。
在使用红霉素治疗后 5 年的生存率上升到 93.4%,年病死率也从 10% 下降到 2% 左右。因此应在 DPB 诊断明确后尽快启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。
排版:美超
题图:站酷海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