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UT US
时间怎么可以过的这么快呢?
发布时间:2022-09-29 14:21:37
开学第一周,要说北京家长最高频使用的3个字,就是——
做核酸!
因为北京最近疫情吃紧,入校核酸改成48小时了,周一到周五学校会组织核酸,但是周末需要自己做就容易忘。
花生就有同学上周末忘了做,结果进不了校门了。所以提醒大家,一定不能忘了做核酸啊,不仅保就业,还保上学……
开学后我最高频听到的3个字,还有——
太忙了!
放假时是老母亲忙,开学后是孩子忙。
作为一个中学生,忙是正常的。高中生要面对高考的难度,初中生虽然中考难度不算太高,但是科目多呀——
高考只要语数英+自选3科,中考却是要考10门课包括体育,都需要或者有机会计入中考分。
然而,对我说“孩子太忙了”的,大多数却不是中学生家长,而是小学生家长——
这不科学啊,不都双减了吗?
再说,小学都这么忙,到了中学怎么办?!还不忙到飞起……
我收集了大量案例,也发现了小学生课后安排的共性,所以我很理解,为什么小学生会“太忙了”。
我先来讲讲,我家里孩子——花生表弟布丁以及他同学的课后安排吧,也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,包括:
作业需要写多长时间?
语数英音体美各项目都如何安排?
都上了哪些课外班?
妈妈是怎么辅导的?
孩子都几点睡觉?
一到三年级时,布丁放学后的安排基本是这样子的。
布丁每天下午4点放学,布丁妈是公司老板,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,她自己会去接布丁。
到家差不多4点半多,吃点点心休息一下,跳绳等体育项目打卡打掉,布丁一般5点开始做作业,做一个小时,到6点吃晚饭。
美国黑金怎样服用吃完晚饭,周一到周五有三天安排了课外班,一对一英语和钢琴基本是6点半到7点半——这是“双减”前,“双减”后课外班有所减少,但是也会配上现有的学习资源或者自学。
7点半接着写作业。一二年级时,布丁做作业平均要花费一个半小时,除去吃饭前1个小时,总要到8点才完成——“双减”后,现在一二年级就不能有家庭书面作业了,书写作业一般会在校内自习课完成。
那时,布丁妈有点困扰,就问了下布丁同学的家长,她发现布丁写作业效率不算高,有几个学霸半个小时以内就做完了。但布丁也不是最慢的,还有小朋友做作业需要两三个小时。所以同学之前的效率差距,不算极端情况,两到三倍也是正常的。
那么,原先作业量是固定的,完成时间是不固定的,取决于孩子的效率,那么现在会怎么样呢?
在低年级不留家庭作业,只在校内完成的情况下,时间变成固定的,而孩子能在校内完成的学习任务量变成不固定的,孩子之间的差距也变成了两到三倍。
可见不管教育方式怎么改变,效率都是孩子之间的分水岭。
布丁写完作业,每天还要刷英语分级阅读、学而思思维、语文绘本课堂,再加上布丁妈的辅导讲解,每一门学科都至少需要1个小时。
本来布丁妈是安排一天做两样的,一周交替进行。比如周一语文+数学,周二英语+数学,周三语文+英语。
这样弄下来,发现就过10点了,布丁没法按时睡觉了!怎么办?
布丁妈只好把每天课外辅导两门降到一门学科——
事实证明这样做挺科学的,可以避免不同任务间的过多切换,保证专注力和学习深度。到了周末有了更多时间,才会各门兼顾。
然而,学科任务安排了,音体美怎么填进去?好像时间有点紧张了!
首先就是,布丁没时间练琴了!
布丁学琴很有灵气,之前也在英皇的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,然而布丁妈只想让音乐作为布丁的素养和爱好,不考级,疫情开始后比赛也没了。
学钢琴虽然不用很刻苦,但如果要放弃,布丁自己就不同意。
家有琴童的妈妈都知道,钢琴绝对是“时间杀手”——几天不练手就生了,而把琴摸一遍温习下差不多就要半小时,如果要学新曲子至少再要30分钟,那就又要一个小时。
实在挤不出时间了,布丁只能在没有课外班的两天练琴,如果要练习新曲子,也只能集中到周末。
好在因为从一年级开始,学校和布丁妈都很注意给布丁打好基础,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,从二下开始,布丁学习效率和质量都大大提升,写字速度、理解能力和做题准确度进步很大,每天不管是校内还是课外任务,平均提速一倍。
(小布丁一直在用语文绘本课堂,布丁妈会在右上角标注完成时间。一年级练习书每张卷子还要将近半个小时,到了二下时,做完一课也就10分钟上下)
课外还是每天集中学习一门学科。拿语文举例,做完绘本课堂练习书,朗诵和背诵古文古诗词,再看会儿课外书。
这样下来,每天还能练半小时琴,也能保证9点多一点睡觉。
只是,生活中不能只有学习和练琴,像体育像科学怎么办?都要兼顾,好像真的“太忙了”。
布丁学校有课后社团和兴趣班,大约有20多种,布丁妈看看都不错,费用也很低,还可以晚点去学校接布丁。无奈时间有限,就按照布丁意愿只报了足球和STEM。这样时间都基本排满了,因为每个兴趣班,一周都不止一次。
嗯,布丁称得上小忙人了。
只是和自己同学相比,布丁只能算中等偏上的“繁忙度”。
布丁的学霸同学小柚子,不仅是学而思数学和英语双科创新班,也培养了各种才艺,除了学钢琴,还有中国舞、合唱团、乒乓球、画画等课外班或活动。
这是小柚子一下时(“双减”前)的每周计划表,我们当时看到都震惊了!
这是布丁另一个小伙伴放学后的安排。
到底是越努力越优秀,还是越优秀越努力?
可能都有吧。
从布丁和他同学的时间安排可以看出,小学生“太忙了”的背后,主要是两个原因:
一是孩子比较小,认知能力弱,学习效率低,所以即使学习任务并不多,却要花很多时间,造成“太忙了”的假象。
小学的这种“忙”是暂时的,可以随着孩子心智成长和效率提升来降低的。
二是小学阶段是发展孩子终身兴趣的关键时期,很多技能也是有窗口期的,比如学乐器练体育,需要广泛尝试。
再说,和中学生比起来,小学生时间还是充裕太多了。到了中学,除非是孩子加入学校社团或者要通过特长生途径升学的(钢琴也很难成为特长项目),能像小学那样坚持练乐器太难了。
小学的这种“忙”,是自找的——这里的“自找”是褒义的,也就是积极主动的。
那么,为了让孩子比较顺利地进行幼小衔接以及未来的小初衔接,如何安排孩子的课后时间,会相对科学呢?
下面这4点经验,是我和布丁妈以及身边一些高效家长总结出来的,算是过来人经验,供大家参考。
?幼小衔接最重要的两点,第一是认字,识字量要大——这直接影响到语文和数学作业理解能力,不然很多字看美国美孚黑金刚不懂,意思也不会懂,家长辅导起来就费劲了;
第二是写字——字写得又好又快作业才能完成得又好又快,字写不好经常要擦掉重写,写字速度和质量的差别,导致不同孩子作业完成时间可以差出两三倍,省出时间才可能安排其他兴趣活动。
(布丁很喜欢写字,通过练习,字写得又好又快)
?能运用校内资源的,就尽量利用好校内资源。
如果学校里老师不错的,孩子不懂的就尽量请教老师,进行答疑。
如果学校有比较高质量的社团和课后活动的,让孩子参加校内社团,比如乐团或者像篮球队足球队的,省钱省妈又省时间——省得路上跑来跑去,而且孩子有同伴,就更能坚持。
课后补充的学习,也要按照自己孩子学校的情况来调整。
像布丁这样学校比较优秀抓得也比较紧的,如果上课能认真听,及时搞懂,作业高质量完成,课外学科学习就可以少安排一点,多安排一点阅课外阅读和音体美。
(双减前,布丁刚上一年级时的家校联系本)
如果学校比较一般不能提供这么多条件的,那就要家长多辛苦一点。
?随着孩子长大,课外兴趣班需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简。
在低年级可以广泛试错,但是到了三四年级就需要慢慢精简了。
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,把孩子不喜欢不擅长的课外项目取消。对于大多数孩子,到了中高年级,体育、艺术每一大类建议只保留一项即可。
?小初衔接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包括时间管理。
如果家长在孩子小学时能多花点力气,一开始带着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包括并不限于:
先做作业再玩(如果学校最后一节是学习的,可以让孩子先运动放松一下);
按照时间表或制定截止时间来完成作业,这样能养成专注的习惯;
形成预习、练习、纠错和复习的科学学习步骤。
(这是布丁学校发放给每个低年级孩子的行为习惯检查表格,需要家长每天跟踪反馈)
培养这些习惯,虽然一开始家长会觉得比较辛苦,但是比起美国黑金有假的吗孩子到了中学,再去纠正坏习惯的鸡飞狗跳,以及因为效率低下顾此失彼忙到飞起——不能提啊,一提就是无数过来人的血泪史,你一定会感谢当初的你自己。
开学必备
开学必备|是什么样的“神”教辅,让我家娃从一年级追到现在?
这次开学,我推荐大家先做这件事